液壓系統(tǒng)常見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|
2013-6-1 |
一、故障現(xiàn)象:油溫過高
故障原因:1、管道過細、過長、彎曲過多、截面變化過于頻繁,造成壓力損失過大 2、油液粘度不合適 3、管路缺乏清洗和保養(yǎng),增大了壓力油流動時的壓力損失 4、系統(tǒng)中各連接處、配合間隙處內外泄漏嚴重造成容積損耗過大 5、油箱容積過小或散熱條件差 6、壓力調整過高,泵在高壓下工作時間過長 7、相對運動部件安裝精度差、潤滑不良和密封件調整過緊,摩擦力太大 排出方法:1、改變管道規(guī)格和管路形狀 2、選用粘度合適的液壓油 3、對管道定期清洗和保養(yǎng) 4、檢查泄漏部位、防止內外泄漏 5、改善散熱條件,適當增加油箱容量 6、在保證系統(tǒng)正常工作的條件下,盡可能的下調壓力 7、保證安裝精度達到規(guī)定的技術要求、改善潤滑條件、合理調整密封件松緊程度 二、故障現(xiàn)象:液壓缸爬行 故障原因:1、密封裝置密封不嚴或損壞,系統(tǒng)進入空氣 2、液壓泵吸空 3、液壓元件內零件磨損,間隙過大,引起輸油量、壓力不足或波動 4、潤滑油不良,摩擦力增加 5、導軌間隙的楔鐵或壓板調的過緊或彎曲 排出方法:1、調整密封裝置,更換損壞的密封元件 2、改善吸油條件 3、修復或更換磨損嚴重的零件 4、適當調節(jié)潤滑油的壓力和流量 5、重新調整導軌或修復 三、故障現(xiàn)象:產生振動和噪音 故障原因:1、吸油管過細、過長 2、吸油口濾油器堵塞或流通面積過小 3、液壓泵吸油位置過高 4、油箱油量不足,油面過低 5、吸油管侵入油面以下太淺 6、油液的粘度過大 7、吸油管路密封不嚴,吸入空氣 8、吸油管離回油管過近 9、回油管沒有侵入油箱 10、壓力管道過長沒有固定或減振元件 排出方法:1、更換管路 2、清洗或更換濾油器 3、降低泵的吸入高度 4、補充油液至油標線指示的高度 5、加大吸油管侵入油箱深度 6、選用粘度適當?shù)囊簤河?/span> 7、嚴格密封吸油管連接處 8、增大二者的距離 9、使回油管侵入油箱 10、加設固定管卡,增設隔振墊 四、故障現(xiàn)象:系統(tǒng)無壓力或壓力不足 故障原因:1、動力不足 2、液壓元件和連接處,內外泄露嚴重 3、溢流閥出現(xiàn)故障 4、壓力油路上的各種壓力閥的閥芯被卡住,導致泵卸荷 排出方法:1、檢查動力源 2、修理或更換相關元件 3、檢查溢流閥 4、清洗或修復有關的壓力閥 五、故障現(xiàn)象:系統(tǒng)流量不足 故障原因:1、液壓泵轉速過低 2、液壓泵吸空 3、溢流閥調定壓力偏低,溢流量偏大 4、有相對運動的液壓元件磨損嚴重,系統(tǒng)中各連接處密封不嚴,內外泄漏嚴重 排出方法:1、將泵轉速調到規(guī)定值 2、改善吸油條件 3、重新調整溢流閥壓力 4、修復元件,更換密封件
|
>> 液壓傳動概述 << |